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
20岁,对于一位青年,正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有拼劲、有闯劲、有干劲;20年,对于一个学院,则是爬坡过坎、蓄势待发的时间,有积累、有目标、有奔头。无论个人或者集体,20年是一个既值得回首,又值得展望的时间。20年来,学院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努力下,在海内外校友的支持下,不忘“立德树人”教育初心,坚持守正创新、勇攀科学高峰,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壮大师资队伍 筑牢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千秋伟业,人才为先。为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高校必须建设一支一流的奋战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线的师资队伍。20年来,化工学院一直将壮大、发展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作为第一要务。学院现有教职工118人,其中专任教师95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70%,博士(后)占比60.5%,相较合校初期,教师增长47.5%、高级职称增长20%、博士增长50%,无论是人数,还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都更加优化。
人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人才,通过“传帮带”促进老师教学、科研、育人、服务全面发展。20年来学院高层次人才不断增加,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楚天学者2人,湖北省优秀青年骨干人才1人,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湖北省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
他们中有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纪念章”、获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一项排名第一、一项排名第二)的油田化学专家余维初教授;有“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长江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郑延成教授;有湖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长江人才计划杰出人才肖围教授……他们兢兢业业地工作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一线,为科教兴国默默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搭建学科平台 蓄势待发
学院成立以来,先后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油气田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材料与化工、学科教育(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点。“绿色化工与清洁能源”获批十四五湖北省特色优势学科群,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突破。
学院积极寻求对外合作,努力搭建特色科研创新平台,助力学科发展。2006年学院获批省级研发推广中心——“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石化及环境工程研发推广中心”;2011年学院成功获批企业重点实验室——“中石油HSE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2015年学院与中石油安全环保研究院共建“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年学院获批“微生物采油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018年参与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同年与湖北汉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湖北油田化学产业技术研究院”;2021年学院牵头获批“油气田清洁生产与污染物控制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与荆州市应急管理局共建“荆州市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
截止目前,学院共拥有10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并设有“长江大学—荆州嘉华科技有限公司”、“长江大学—荆州天翼精细化工开发有限公司”和“长江大学—荆州天合科技化工有限公司”三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此外,学院教授在湖北龙海化工有限公司、洪湖市蓝天安环节能设备有限公司、麦加芯彩新材料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不同层次的学科平台有力地支撑了学院化学、化工、环境、材料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学院通过各种平台,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学院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56项,承担横向科研项目253项,年均科研经费达2000多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90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2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6项,其中“化学固壁与保护油气储层的钻井液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转化发明专利10余项,30余种油田化学品打响长大品牌,学院教师自主创办企业6家,年产值近6亿元,年均上缴利税近1.2亿元。
挖潜科技创新 向上攀登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期许,“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多年来,学院的教授专家们坚持“产学研用”,既肩负仰望星空的使命,又怀揣脚踏实地的情怀,以百折不回的精神进行着长期实践探索,为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身力量,谱写着科技为民、科学报国的生动诗篇。
20年来,学院围绕国家能源重大需求,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油气田应用化学、油气田环境保护等领域形成了显著优势,在油气资源清洁利用、新能源化学工程等领域形成了新的特色,获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在全国各大油气田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能源安全和湖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我国油气领域油气层保护评价方法与实验评价装备,以及非常规油气大规模体积改造压裂液领域的重大需求,余维初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先后研制成功“渗透率梯度测试仪”“高温高压动态损害评价仪”“高温高压动态堵漏仪”,以及“绿色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并且大规模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相关产品全面提升了我国钻井、完井液和储层保护技术的核心竞争力,为油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团队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和各大油田科研项目五十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25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科技成就奖,第三届湖北省高价值专利银奖,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三届发明创业奖人物奖。
梅平教授团队研究的缓蚀、阻垢与杀菌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油气田生产开发过程中的腐蚀结垢等关键技术难题,在中海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许多油气田得到了规模化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系列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8项,其中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公开出版相关学术著作3部。
罗跃教授团队经过长期攻关,成功开发了功能型聚合物、高强度堵水剂和智能暂堵材料,合成了系列新型驱油剂,形成了一整套中高含水油藏剖面综合改造关键技术。相关技术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多个油田规模化应用,累计实施1000余井次,累计增油19.8万吨,为老油田开发注入了新的动能。相关技术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面对我国早期页岩气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产量低的现状,王昌军教授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页岩气油基钻井液,解决了页岩气钻井“井壁坍塌、阻卡”等井下复杂问题。获得了湖北省专利金奖,该技术打破了国内早期页岩气开发期间国外公司的长期垄断,实现了页岩气油基钻井液体系的国产化,直接经济效益约20亿元,该项专利企业累计缴税超一亿元。“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才有价值,才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王昌军如是说道。克拉玛依油田公司和江汉油田公司分别写来感谢信,对王昌军教授科研团队科研成果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给予高度肯定。
尹先清教授带领的水处理工程与技术研究团队先后承担完成了“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聚合物驱采出液处理工艺优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海上油田生产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绥中36-1油田含聚油泥处理技术研究》和“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油田含聚污水处理工艺研究》等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奖励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业教材2部;研发设计加工的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含聚污水处理撬装装置、污水工业旋流混合加药反应器、污水絮体在线实时收集分离装置、海上聚合物速溶工艺系统及装置等在中海油推广应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坚守教育初心 孕育希望
建院20年,学院始终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办教育、办专业的第一问题、第一目标。
化工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不断强化专业建设,努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应用化学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认证,化学(师范)认证即将完成;学院成立以来,老师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出版了一批国家规划教材、获批了一批省级精品课程(课程组)、省级教学成果奖。另一方面,通过师徒协作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学院组织学生提早进入教授博士科研团队、“1+X”导师制、“青年教师+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不断掀起全院科研热潮,依托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学生将自己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成果应用到比赛中,形成良性循环。化工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南地区高校化工原理大赛、省级“挑战杯”“互联网+”、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0多项。
“教书与育人并举,严管与厚爱同行”。20年来学院秉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关心、关注支持学生成长发展,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原党委书记刘桂生坚持每月捐出1000元,定点资助3名贫困学生,坚持向学校贫困学生捐助羽绒服;原党委书记张依华与近800名学生交心谈心,并写下逾20万字的谈心笔记;学院积极为患重症的学生家长热心募捐,协助渡过难关。涓涓爱心细流,滋养学生成长成才。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学院每年有350余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或从专为技术、或从教为人师、或从政为公仆、或从商为经营,他们如满天星辰遍布在祖国化学化工、能源环境相关的各行各业,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业界翘楚、行业精英。98级校友王建华、00级校友杨祖国荣获“孙越崎能源科学技术奖”青年科技奖,实现了“今日我以长大为荣、他日长大以我为荣”的豪情壮志。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宗旨,踔厉奋发、谱写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审核 王丽 编辑 李胜杰)